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一周年,现状如何?
2022年11月25日,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先行城市(地区)正式启动实施。整体来看,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一年以来,产品持续扩容,资金账户开立数量不断增长。
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实施,推动了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,提高了养老保障水平。未来还有较大发展空间,可从税收优惠、产品供给、优化服务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。
自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以来,个人养老金产品持续扩容。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显示,截至11月23日,个人养老金产品合计已达741只,包括465只存款产品、162只基金产品、95只保险产品、19只理财产品。
自2023年2月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推出以来,有5家理财公司成功开展个人养老金理财业务,目前共有14家商业银行代销19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。从投资者购买情况来看,已有近15万投资者开立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行业信息平台账户,累计购买金额近10亿元。
2023年9月,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,推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(以下简称“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”)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,当前已有40只相关产品被纳入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。
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,必须坚持不懈、久久为功。
业内专家表示,促进养老储备付诸行动,需要多方提升养老紧迫性的社会认知、加强个人养老金吸引力、提供优质养老金融服务。预计未来10年,我国第三支柱养老金的规模预计将达到约10万亿元。
提升居民对养老储备重要性、急迫性认知,是投教工作“头等大事”。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建议,各市场机构从不同维度协同推进养老金融教育,逐步提升社会公众养老意识与金融素养,形成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理念,做好养老财富储备与规划。
在养老金第三支柱账户制发展初期,个人养老金账户对接金融产品较少,且以保本储蓄类产品为主,加上中介机构参与养老金融服务不足,民众的养老金投资需求无法被充分满足。借鉴美国和日本第三支柱养老金融发展经验,现阶段优化账户体系供需两端制度设计、鼓励金融机构产品创新、多方协同加强养老金融教育是当务之急。而探索投顾业务在养老金融的应用、完善服务链,深化资本市场改革、完善养老产品市场化投资环境,则是推动个人养老金体系发展的长久之计。
来源:
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一周年 开户数量持续增长 产品服务需优化
“开户热缴存冷”何解?个人养老金账户“吸金”待提速
收益表现亮眼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“稳”步推进
深化资本市场改革 推动个人养老金体系发展